导航菜单

子午:怎能如此双标?!

  关于“煤制油罐车混运食用油”事件,笔者前面已经写了两篇文章,核心观点就有两条:

  1、国资、外资,都是“资”,追逐利润是资本的天性。食用油资本企业追逐利润的手段包括且不限于压低运输成本,由此导致“问题食油”的出现;

  2、甭管国资、外资、民资,应当一视同仁,卖油的中储粮没有尽到验罐责任,该骂、该罚、该严肃处理,而买油的外资、民资也应该被严肃处理,因为罐车往往是它们雇佣的。

  基于这两条,笔者既不赞同那些顾虑中储粮身份、担忧影响国家粮食主权,为中储粮开脱责任的说法;也反对那些只盯着作为卖方的中储粮,却故意偏袒买方,为跨国资本进一步垄断国内市场开路的言论。

  为了人民群众的健康,笔者认为这个事件应该一查到底,绝不能偏袒任何一方、让多年前就已经出现的“问题食油”成为“不治之症”。

  然而,某些媒体以及媒体平台的做法真的让笔者开了眼界,竟然可以双标至此,前脚才批评“根本不是洗不洗(罐)的问题”,后脚就夸赞起了更“节水”的洗罐“姿势”:

  企业自己唾面自干还可以理解,你号称“利益不相干”的第三方、“社会良心”的“第四权”,为何也这么干呢?

  更令笔者震惊的是,笔者昨天文章提到的“破了案”、“立了功”的那条通过车牌号检索到“问题食油”流向哪些企业的自媒体视频,不知何时竟然被B站下架了:

  而这条自媒体视频刚发出来的时候,还被有官方身份的“中国食品报融媒体”转发、点赞,称赞视频“点到为止,恰到好处”,也就是说官媒也认为视频并没有出格的地方,那视频为何要被下架,又是谁让下架的?

  这条动态而今也随着视频“消失”了:

  同样的,今天微博热搜榜单的前50名,竟然也见不到一条关于油罐车的词条;中储粮刚刚被新京报报出来的时候,可不是这个场景,前面热搜榜前十名在连续两三天时间里几乎被相关词条霸榜。

  这个苗头,笔者在昨天的文章里已经提到了:

  事关每个人的健康问题,人民群众对罐车混用事件非常关心,并没有针对哪个品牌的意思。

  而媒体和某些平台“前热后冷”的双标做法,反而让人们产生了无限的遐想,不利于事件透明、公开、公正地处理。

收藏此文 赞一个 ( )

支持红色网站,请打赏本站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