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退,是美国的伪命题?
—— 美国的逆周期调节对中国有什么启示?
读懂美国经济的底层逻辑与运转逻辑:美国为何迟迟不衰退?给中国宏观调控带来什么政策启示?遏制资产负债表衰退取得什么进展?
今天,智本社发表研究报告《美国为何迟迟不衰退?》这是很有意思的视角。
当前,中美博弈正在全方位、高烈度展开。科技、金融、经济、军事、产业、贸易必是主战场。毛主席曾对美国有个著名论断“美帝国主义是纸老虎”,但实际上,毛主席一直把美国做“真老虎”对待,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对于中美博弈仍具有指导性。一个需要中国人保持长期战略清醒的是:美国的霸权旁落没有想象的那么快!帝国主义垂而不死,已经颠覆我们过去的认知。资本主义也在改良、改革,也在“与时俱进”,美国的教育与创新能力依然强大。我们战胜美国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专注做好自已的事,做好当下的事。
智本社的研究报告说:“ 当前,美国整体通胀率下降到3%,而失业率维持在3.6%的历史性低位,消费者信心指数恢复到近两年来最高,经济呈现“软着陆”的趋势,技术性衰退迟迟没有到来,这让很多押注衰退交易的投资者大为失望。”
在这两次大危机中,美国政府的操作是,通过政府积极加杠杆、主动承担风险,避免经济大衰退以及企业、家庭的资产负债表被击穿,帮助企业和家庭降杠杆、优化资产负债表。同时,由于资产端的股票、房地产价格上涨,美国家庭资产负债表反而更强劲、负债率更低。
所谓逆周期调控是指通过一些政策工具和措施让整个周期波动性平缓下来,负面冲击小一点 。我以为美国也用了“逆周期调节手段”,而且力度很大,加息、量化宽松、提高债务上限,都是逆周期调节的重要手段。
比较中美经济,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共性的问题是债务拖累,但国情与经济治理方式不同,美国有美元霸权托底,可以输出通胀,而中国只能“内卷”。说到底,美国可以转移输出危机,还靠掠夺转嫁危机。俄乌战争美国是最大的赢家,而中国爱好和平从不搞侵略,所以也只能自我消化承受。中国相信“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美国“多行不义必自毙”也迟早要付出道义代价,这一点不用羡慕美国。
这三年疫情下来,中国市场主体共克时艰,其实才刚刚开始。前面几年啃老本、“去库存”已经见底。很多家庭连烟酒都“去”完了。更忧心的是,人们的阶级身份可能普遍受到降维打击,“盈利滋润线上”的企业变成了“温饱线上”的企业;“温饱线上”的企业则变成了“盈亏平衡线上”的企业;“盈亏平衡线上”的企业则变成“生死挣扎线上”的企业;“生死挣扎线上”的企业则变成了“破产重整线上“的企业,这就叫做“降维打击”。
我们一直不认为中国的经济基本面发生了改变,其实,也是有争论的,我们当然不能“唱衰”中国经济。中国的产业转型升级也有一抹亮色,汽车业与造船业已实现了弯道超车,我们可以透过这两个行业的崛起数据与事实以及中国在其他高铁技术、高压智能电网、航天科技、量子科技、人工智能、云计算、绿色能源革命等领城的后发优势与卓越表现。不过,还是要坚持“问题导向”。
就中国的负债规模与覆盖面而言,我们确实进入了全民负债时代,有统计说,至少有八亿人负债。政府、城投、企业、居民家庭加起来总负债有二百多万亿规模。中国总负债是310万亿 。
就负债率与贫富差距来说,高企不下。据央行去年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城市家庭资产主要是实物资产,房地产资产占近70%,而这些家庭的债务比率达到56.5%。西南财经大学发布的《中国财经报告》指出,10%家庭的存款金额占全部储蓄金额的70%,超过50%的家庭基本没有储蓄,银行存款为零。人民银行的前两年大数据显示,90后、00后人均负债12.8万,这是还在宣称要“躺平”的一代。2021年的数据显示,中国50%的家庭财富占比只有14.4%,表明做蛋糕与分蛋糕都遇到了问题,效率与公平的矛盾日益凸显,须知“锅里有,碗里才有”,这是硬道理。但中央把“共同富裕”也提到了议事日程上,并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与应有之义。已安排浙江做“共同富裕”的先行先试。倘不知道取得了怎样的进展。其实,共同富裕不能搞“一刀切”,必须照顾到全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实际,基尼系数大的地区,在分蛋糕上加大力度:做蛋糕不充分地区加大做蛋糕力度,政策必须因时、因地制宜。
美国 关于资产负债表的修正已经取得成效,这对中国来说确实是个紧迫议题。消费拉动不起来的深层原因是负债率太高,购买力太弱。所以保就业,保收入增长是关键。
前不久,李强总理召集八个形势政策专家,我看了他们的发言观点很有建设性,注意到财政部财科院院长刘尚希的总理建言已经开始政策落地,行动很快。今天,公安部出台新政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障碍,就是刘尚希的建言要点。还有关于事权、财权改革、中央与地方财税关系调整的建言,必是下阶段的改革议题,这可能也有来自美国经济政策的启示。